一、關稅沖突減緩預期的支撐作用
美國對部分電子產品實施關稅豁免,暫時緩解了市場對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此舉被視為貿易關系緩和的積極信號,改善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和原油需求的預期。若貿易爭端持續降溫,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有望修復,進而提振原油需求。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煉廠開工率回升,補庫需求對油價形成支撐。
貿易沖突減緩降低了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市場情緒轉向樂觀,資金重新流入原油市場。
二、OPEC+增產擔憂的壓制作用
OPEC+計劃從2025年4月起逐步增產,部分成員國(如沙特、俄羅斯)可能增加出口量。增產預期一度引發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壓制油價上漲空間。為平衡增產壓力,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等8國承諾在2025年4月至2026年6月期間削減每日約36.9萬桶的產量,以補償前期超產。這一舉措部分抵消了增產對油價的利空影響。
由于OPEC+增產節奏存在不確定性,市場參與者對增產執行率持謹慎態度,導致交易清淡,油價波動幅度收窄。
三、供需博弈下的油價走勢
關稅沖突減緩預期改善了需求端前景,而OPEC+補償性減產緩解了供應過剩擔憂。在多空因素交織下,油價呈現小幅收高態勢。
若OPEC+增產執行率高于預期,或美國頁巖油產量回升,可能加劇供應過剩風險,對油價形成壓制。
需密切跟蹤成員國實際增產與減產執行情況,尤其是沙特、俄羅斯等核心國家的產量調整。美國關稅豁免的持續性及范圍擴大可能性,將直接影響市場對需求復蘇的預期。俄烏沖突、中東局勢等地緣事件仍可能引發油價劇烈波動,需保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