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石油市場暴跌至近四年低點,主要受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預期、OPEC+超預期增產,以及全球股市暴跌的共同沖擊。
美國對全球185個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對多數國家加征10%基準關稅,并對中國等貿易順差國征收34%-49%的額外關稅。此舉直接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多國表態將出臺反制措施。貿易戰陰云籠罩下,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顯著下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質疑全球經濟“軟著陸”可能性,加劇市場對原油需求萎縮的擔憂。
OPEC+在2025年4月3日宣布,5月產量增幅從原定的13.5萬桶/日飆升至41.1萬桶/日,相當于向市場投放三倍供應量。這一政策逆轉徹底顛覆了市場對供應緊縮的預期,尤其在全球庫存高企的背景下,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過剩風險。OPEC+聲明雖稱增產計劃可能暫停或逆轉,但市場擔憂傳統產油國在市場份額流失壓力下,將持續放松產量限制。
美國關稅政策與OPEC+增產的疊加效應,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劇烈震蕩。股市暴跌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急劇下降,原油作為重要的國際風險資產,遭到大量拋售。例如,3月以來歐洲股市、美國股市大幅下跌調整,全球資本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原油市場恐慌情緒如決堤般宣泄,推動油價加速下滑。
當前油市的劇烈波動反映了全球經濟及能源政策的復雜性。美國關稅政策與OPEC+減產調整的雙重沖擊,疊加全球股市暴跌,導致“需求萎縮+供應過剩”的雙重擠壓。這場暴跌不僅標志著油市進入高波動周期,更預示著全球能源權力格局的重構。
盡管OPEC+可能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增產節奏,但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壓制需求預期。未來,油市的高波動性或成常態,市場需更加靈活地應對供需關系、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