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項由中材科技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和美國通利科技公司(Stoneferry Technology,LLC)共同研制的新穎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制件編織技術已取得成功。樣機運行正常,達到預定目的。
美國通利科技公司總裁糜仲興博士指出,這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是近30年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制件制造技術領域的一個突破,也開創了一種區別于傳統加工手段的全新紡織加工技術。該技術具有高度自動化、適用性廣和空間占有率低等等顯著優點。高度自動化能確保產品質量穩定、高生產率和低生產成本,適用于多種型材、管狀類、少切削或無切削以及大尺寸等部件的制造。該技術張力控制簡單方便、均勻,可采用大卷裝。由于在設計上考慮到減少纖維摩擦能有效降低加工過程對纖維的損傷。用該項技術制造的產品,纖維無屈曲、結構合理,有別于現用的結構。該技術能按設計要求局部改變纖維取向,為今后纖維增強復合材料設計提供更多有用的選擇。在厚度方向,其配置柔性的高性能纖維是用該項技術制造產品的又一特點。復合后的材料和部件整體結構、性能完整,且具有可裁剪性和高纖維體積含量的特點。
該項技術構思巧妙、集機織針織技術之長,無論在自動化、高生產率還是適用性、產品結構性能特點上都明顯優于已有技術。該技術解決了纖維增強復合部件大批量生產中經常涉及的制造成本經濟性等難題。該技術的低生產成本優勢為擴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應用、發展綠色產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隨著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預制件制造瓶頸的解決,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使用將日益滲透到國民經濟各領域,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