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神奇的“水草”
這幾天,市區紹興飯店700平方米的景觀池內,幾十條神氣活現的鯉魚,顯得格外惹眼。飯店的大堂經理清楚地記得,前幾年每到夏天,水池因藍藻爆發就會變得毫無生氣,甚至還會冒出一股怪味,更不用說養魚了。沒想到,今年的水池竟是另外一番景象。
“看來,‘人工水草’的效果得到了印證。”浙江博覽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海峰,對這片并不大的水池似乎特別有感情。作為這個產品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從6月份在水池中投入70平方米的“人工水草”以來,他就一直頂著別人對產品功能的質疑,現在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他怎能不高興呢?“檢測的數據出來了,水池中的水,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和PH值均有改善,水體透明度明顯提高。”
很難想像,這樣一種處理污水的產品,竟出自一家紡織企業之手。如今,這家企業憑著這件新“武器”,逐漸從“紅海”駛入“藍海”。
A.什么樣的“無紡布”如此神奇?
“人工水草”最開始出名,其實還不在污水處理上,而是在養蝦上。
前幾年,紹興市博覽家紡有限公司投巨資引進了一項無紡布專利技術。憑著這項專利技術,公司很快生產出一種功能性布匹——“人工水草”。今年3月份,上虞海涂的養殖戶章建偉聽說了這樣一種“水草”,開始在自己的蝦塘里投放試用。
7月份,試用“人工水草”的第一批蝦出塘了。讓章建偉感到意外的是,這批蝦讓上海商人不嫌價高不辭路遠,排著隊來購買。當章建偉問起其中緣由時,上海商人對這些蝦贊不絕口。“這蝦個頭大、顏色鮮、成活率高,而且比其他蝦肉質鮮嫩。”
消息傳開后,生產“人工水草”的“博覽家紡”開始聲名遠播。然而,這種“無紡布”真有這么神奇么?
最近,紹興縣農業局一組檢測數據,擺到了博覽控股集團董事長黃震面前。這組數據證實了“博覽家紡”“無紡布”的神奇。
這組章建偉蝦池所養之蝦的質檢報告和產量數據顯示,用了“人工水草”的試驗塘中的蝦,比一般蝦塘里的嚇蛋白質含量增加了14.5%,水分減少了6.6%,灰份增加了18.9%,畝產增加了239.5公斤。“按照每公斤40元的價格計算,每畝增加的收益為9580元。”章建偉說,增收這么多,是他以前沒想到的。
小小的“無紡布”為何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項目負責人之一的丁海峰告訴記者,其實這不是普通的無紡布,而是用特殊工藝制成的功能性紡織品,這種紡織品可以通過物理和生物的方式來凈化水體,提高蝦蟹的品質。“正是技術上稍微動了動腦筋,布就具有了養蝦蟹的神奇功能。”丁海峰不無自豪地說。
B.比美國同類技術“高”在哪兒?
提到“人工水草”時,“博覽家紡”董事長黃震不由自主地將美國同類技術“阿柯曼”拿來做比較。
美國阿柯曼公司是全球聞名的生物科技企業,所生產的功能性布擁有龐大的市場,但市場價高達80萬/噸,而擁有和阿柯曼公司產品同樣功效的博覽“人工水草”卻只要8萬/噸,只相當于前者十分之一的價格,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
不過,除了成本低,黃震對自己的功能性產品最引以為豪的地方,還在于它的廣泛應用。“阿克曼技術只是將其技術運用在水產養殖方面,但我們這種功能性產品,同時可以大量應用在污水處理和保健性紡織品上面。”
“博覽家紡”的產品應用在污水處理上,紹興飯店的景觀水處理只是其中的一個試點。目前,紹興地區還有小羅門江、坡塘江等地的污水處理,都曾經或正在應用這項技術。而在更遠的江蘇太湖及云南滇池的污水處理上,“博覽家紡”也早已開始了試點。
而在另一個領域,這一功能性產品的應用,也讓“博覽家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丁海峰介紹說,由于功能纖維經物理改性后可發射出4~16微米的遠紅外光波,此波段光波具有加快人體體表血流速度,改善人體體表微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穿著部位狀況(如手腳冰涼)等功效。為此,“博覽家紡”開發出了人體保健功能紡織品,如內衣、襪子、內褲、毛巾和項帶等“菲力昂”品牌系列產品。
“由于突破了功能性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的瓶頸,避免了功能性纖維在長期使用中會逐漸失去功效的困擾,我們的人體保健功能紡織品已經得到各界認可,已在紹興‘震元堂’等多家藥店進行銷售。”黃震告訴記者。
C.由被動到主動的轉型剛剛開始
雖然“人工水草”及功能性紡織品的相繼問世,讓“博覽家紡”在競爭中感受到了不少優勢,但是回想起以往轉型時的陣痛,黃震還是歷歷在目。
“博覽家紡”事實是紹興最早的生產家紡產品的企業之一,因為喝到市場“頭口水”而在業界頗有名聲。然而,隨著家紡企業的不斷增加,競爭日趨激烈,加上貿易壁壘的設置等,使這個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銷售利潤不斷下滑。2008年以來,企業更因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出口受阻。
在這種殘酷的現實下,黃震痛定思痛,決定避開白熱化的低價競爭,開發高科技含量的紡織品。2008年下半年,經過多方努力,“博覽家紡終于成功引進臺灣金德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項尖端專利技術。在此基礎上,“博覽家紡”專門成立浙江博覽針織服飾有限公司,聘請臺灣專家鄒加祿擔任技術總監,從事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發與生產。
經過對臺灣技術的消化和吸收,并與高等科研院校合作,公司終于成功開發出賦予健康理念的能量項帶、能量腰牌、能量襪、能量毛巾等產品。產品甫一問世,便受到消費者的熱捧。目前,公司已在市區杭州大廈潤和購物中心開設專柜,在市區勝利路開出生命能量專賣店,還在常熟等地招募了10個經銷商。
“博覽家紡”的魄力,來自于對高附加值紡織品市場的信心。而“人工水草”等系列產品在“臨床階段”意想不到的效果,更讓“博覽家紡”認識到轉型升級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好處。
“以后轉型升級將成為企業的常態。”黃震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我們的轉型將被動變為主動,今后也將如此。”
轉型賬本
為了測算出“人工水草”的市場需求量以及預期的利潤空間,黃震自己算了一筆賬。“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僅淡水養殖面積已達600萬公頃,合計有9000多萬畝,按每畝20平方米使用量計算,‘人工水草’的市場需求將達18億平米,預計該產品市場潛力將達360~450億元。在未來3年,公司將在水產養殖領域大力推廣功能人造水草,預計年銷售‘人工水草’50萬平方米,實現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
“當然,這只是一項功能性紡織品的市場前景,如果加上轉型升級帶來的一系列好處,公司未來的前景將更加光明。”黃震告訴記者。
記者手記
有人稱黃震是中國納米紡織業的領頭雁,是因為在家紡業中,他是少有的將納米引入紡織業的企業家之一。
很多在紡織業中“游泳”的人,都選擇了拼價格和成本的老路,最終往往在競爭中頭撞南墻不回頭,甚至至死也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敗北的。相比之下,“博覽家紡”卻劍走偏鋒,在紡織業之外為紡織業尋求突圍之路,這看似是緣木求魚,實質上卻是一條不拘一格的捷徑。當它拿著在紡織之外覓得的武器,重新屹立在紡織企業之林中時,已是個不折不扣的強者。
“博覽家紡”的“人工水草”即將在市場上大面積推廣。該項技術的負責人之一丁海峰介紹說,如果這項技術廣為應用,將給中國的污水處理和水產養殖帶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
“人工水草”即將全面推向市場,不管這番話能否應驗,不可否認的是,“博覽家紡”超越了產業競爭,開創了全新市場,找到了自己的“藍海”。這對其他尚未轉型以及正在轉型中的企業,無論如何都是個不錯的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