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綸的大分子鏈上沒有極性基團,也沒有能與染料分子結合的基團,而且結晶度高,熔點和軟化點低,可染性差,難以染色,一般都是在紡絲過程中進行原液著色。改性丙綸是將聚丙烯樹脂與一定量的金屬有機化合物混合,再經熔融紡絲得到的改性纖維。改性后的丙綸能用可與金屬形成絡合物的分散染料染色,生成纖維一金屬一染料結合體。這類分散染料也稱之為分散媒染染料,它既具有分散染料的基本特性,又可與某些金屬離子生成穩定的絡合物,用于改性丙綸的染色,可獲得較深的色澤。 另一種改性丙綸是將12%的滌綸樹脂與88%的聚丙烯樹脂進行共混紡絲,把具有染色性能的滌綸引入到丙綸中來改善丙綸的染色性能。這種纖維由于沸水收縮率偏高,所以染色溫度不宜過高,最好采用常溫常壓(100℃)條件進行染色,而且由于滌綸的比例低,適宜染淺、中色,不宜染深濃色,染色時應選用低溫型分散染料。與滌綸共混改性的丙綸用分散染料染色的處方和工藝可參照分散染料錦綸針織物的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