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來美國合成材料化學工業生產了一種纖維絲(稱FIBERMESH),并將其應用于混凝土建筑物,通過大量材料性能和工程結構試驗,現已得到廣泛應用。對增強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防止早期由沉陷、水化熱、干縮而產生的內蘊微裂紋,減少表現裂縫和開裂寬度,增強混凝土的防滲性能、抗磨損抗沖擊性能及增強結構整體性有顯著作用。現就纖維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和適用范圍作一簡要介紹。
1. 混凝土的非結構性裂縫
混凝土出現裂縫,長期以來認為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并認為不影響其使用。當混凝土應力超過其強度時就出現裂縫。由外力所產生應力而引起的裂縫可用提高混凝土鋪砌面、板墻結構的結構強度加以補償。然而由混凝土本身收縮引起的內蘊應力長期以來是一個需加控制的問題。由于這類裂縫不可預見它們發生的種類、位置和機理,其絕大多數是由于干燥過程產生的收縮應力引起的內蘊裂縫。這些裂縫是混凝土澆筑后的第一個24h內形成。沉陷和收縮裂縫初期在一段時間內是無法觀察到的,它們常被表面抹光于表面彌合,或者只是不夠寬而看不到,直到混凝土裂縫由于荷載使這些微裂隙薄弱面發展成可見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一般貫穿整個構件或板塊,使混凝土達到其設計強度前就形成薄弱面而降低其整體性。
合成纖維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由聚丙烯制成的合成材料纖維絲,以增強塑性混凝土的抗拉能力,顯著降低其塑性流動和收縮微裂紋。這種減少或消除塑性裂紋使混凝土獲得其最佳的長期整體性。由聚丙烯制成的合成材料纖維絲是特為應用于混凝土而開發的產品,它制成纖維束。當這種纖維束用量為0.9 kg/m3加入混凝土拌合料,經拌合使其打開并分散成無數單個纖維。這些纖維呈各向均勻分布于整個混凝土,使混凝土得到輔助的加強,以防止收縮裂縫。在隨處都有纖維的混凝土中,亦可最大限度減小在有強度狀態下混凝土可能出現裂縫的寬度和長度。
加入聚丙烯纖維的混凝土可減小其泌水率和總量,增加塑性混凝土的延伸度,由此可成倍增加抗塑性沉陷裂縫的作用。
2. 微觀補強的現代技術
為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縫,常應用鋼絲網,這總是擔心它們的位置是否正確或已移動,給施工增加難度。而現今開發的聚丙烯纖維混凝土,是一種極為高級的在混凝土塑性和硬化過程中對其進行補強的現代新技術。
與鋼絲網補強比較,纖維混凝土除能防止裂縫的集中出現外,還有對混凝土補強防止塑性收縮裂縫的出現,加強抗沖擊、抗磨損、抗破損,具有防銹防蝕,并有安全、使用方便等優點。另外纖維混凝土不必使用吊車、固定鋼絲網等設備,因而可加快施工進度,節省施工費用。
合成材料纖維絲是一種惰性材料,并不影響混凝土的成型特性,它能適應多種表面處理工藝,如壓實成型、手抹刀擠抹、動力抹壓、表面涂層處理、涂顏色、干刷、加入液體早強硬化劑和加氣劑等。
纖維混凝土不會生銹和表面有銹蝕污點,合成纖維絲不腐蝕和耐酸堿。在通常纖維用量下新鮮混凝土粘滯性亦即振動時的和易性好,不因加入纖維而影響其和易性。纖維不對水泥的化學水解作用產生任何影響,它完全是純力學作用改善其工作和力學性能。預先加入的纖維,在中心混凝土工廠或混凝土攪拌卡車上按規定時間和速度拌合,卸料后纖維都能均勻分布于混凝土中,攪拌過度也不會改變其工作性能。
3. 纖維束--先進的混凝土技術
美國生產合成材料纖維束的公司FIBERMESH在全世界范圍實施一項連續的研究計劃,以推動纖維束用于混凝土結構,在一些著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的研究有:塑性裂縫、沖擊試驗、撓曲強度、靜載強度試驗、耐久性、噴漿、氯離子穿透性、鋼筋腐蝕、疲勞強度、抗磨損、受拉應力應變、流變性能、裂縫寬度、粘結性能、抗壓強度試驗、泌水性、抗震試驗、抗凍性、稠度、石油反應、耐久級別。
纖維束是專為發展新型混凝土而生產的合成材料產品。合成材料工業和混凝土技術工程師們緊密合作以發展新型混凝土、灰漿、砂漿和澆筑制品的研究和生產,這為合成材料在混凝土工業中的應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根據試驗研究和應用實踐,纖維混凝土有下列優點。
3.1 減少塑性裂縫和混凝土的滲透性
試驗表明,摻加合成材料纖維的混凝土,明顯增加了混凝土早期抗收縮裂縫和震動引起裂縫的能力。加入量為0.9kg/m3聚丙烯纖維增大了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