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有關中國紡織工業“止跌回升”的言論,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6月12日表示,中國紡織工業仍處在低谷徘徊階段,“走出低谷”的結論為時過早。
在6月12日開幕的第十四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上,高勇強調,要從固定資產投資、出口以及內銷三項指標觀察紡織工業,而這三項指標當前都不樂觀。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4月,中國紡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8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僅增長1.61%;去年全年約為2600億元,同比增長8.75%,遠低于近10年年均20%左右的高增幅。
1-4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477億美元,同比減少10.16%,雖然降幅要低于全國出口整體降幅,個別種類商品情況稍好,“但出口仍較低迷”。
去年上半年以來,內銷零售市場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的重要支撐,但銷售增幅已由去年底的兩成多逐月下滑至今年初的15%左右,1-4月更是下滑至8%左右,已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
高勇說,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也是中國國際競爭優勢較為明顯的產業,對紡織工業現狀有一個清醒的判斷,有利于相關針對性政策的制訂和實施,有利于未來3年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也有利于發揮好紡織工業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作用。
高勇認為,出口狀況能否改善,是紡織工業能否真正走出低谷的重要標志。如果出口不能實現增長,紡織工業就難以整體回升。而當前中國紡織工業出口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歐盟市場。200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對歐盟出口399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36.66%;今年1-4月,出口97億美元,同比下降11.28%。一正一反,相差近50個百分點。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由于歐元大幅貶值等因素,中國紡織品服裝對歐盟出口可謂急轉直下,形勢非常不樂觀。
相比起來,今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和日本的紡織品服裝出口較為穩定,增長或下降的幅度均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