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將來,當你穿上一件“溫控衣”,便可領略它的神奇:纖維中因加入特殊材料,衣服會根據氣溫變化調節———冷了,從外界吸收熱量;熱了,向外界釋放熱量。大熱天,穿著這樣的溫控衣,從空調房里進進出出,始終感覺舒適自如。這樣的“溫控衣”已在實驗室誕生。日前東華大學舉行的新型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學術會議上,專家們描繪的新材料,令人無限向往。
化纖和真絲,普通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可在東華大學材料學院研制出的新紡織品面前,十多位專家竟會看走眼,把一塊新型丙綸當作了真絲。又硬又韌的丙綸,一向是用來做蛇皮袋的,經過科研人員特殊加工,丙綸變得比真絲還“細膩”。不僅如此,新型丙綸融入納米技術,還被賦予許多新功能:產生大量負離子、能殺菌抑菌、紫外線屏蔽率達到96%以上,保暖效果好,冬天甚至不用穿羊毛衫。
新纖維大家族中,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智能纖維。除“溫控衣”外,國內外專家還在研制“生命襯衫”。穿上這種襯衫,你的頸部、腋下、胸部等處,有幾個微型傳感器會全天候關注你的身體狀況,并隨時向信息匯集器報告。另外,智能纖維還會根據環境中PH值變化、電場變化來自動調節相關功能。
新材料不僅讓人們體驗穿衣新感受,也將使人們的居住環境更舒適。國外專家介紹,未來的紡織建筑材料既輕又堅固,房屋可以移動,想搬就搬;新材料制成的壁掛、地毯等室內物品,可以不斷釋放負氧離子,吞噬有害細菌,除去異味;新型紡織涂料能隨光線強弱,變換色彩……
將新材料用于生物醫學領域,是世界材料學科專家們研究的熱點。一些科研成果已在實驗室誕生,準備進入臨床科研階段。例如,用磁性纖維制成一種定位儀,介入人體,可以把藥物直接送到病變的人體組織,使藥效更顯著。又如,人體內的神經束斷了,人工無法接上,需要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套管,將神經束套起來使之自然生長,長好后套管則被人體吸收。東華大學已與滬上醫院聯合,開展“培養細胞材料”研究:如要修補人體某個部位,用新型材料在人體缺陷處造一個“模型”,讓細胞在上面慢慢生長,新的人體組織長好了,這種新型材料便自動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