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噴法非織造布是聚合物一步法成布技術的一種,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初。當時美國海軍實驗室在政府資助下,為了收集上層大氣中的放射性微粒,要開發一種具有超細過濾效果的過濾材料。經過幾年的努力,研究小組成功地發明了堪稱今天熔噴法織造布先驅的一種工藝,可以生產超細過濾材料。20 世紀60年代中期,Exxon 公司也開始對熔噴非織造布技術進行研究,5年之后成功地生產出了超細纖維。其他一些公司也開發成功各自的熔噴非織造布技術,如美國3M、德國Freudenberg、日本的旭化成、NKK等公司。 我國早在20 世紀70年代中期就由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開始了熔噴非織造布技術的研究,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試驗成功丙綸熔噴非織造布,幾年后熔噴非織造技術在我國一些地區推廣、應用,有數十條簡易的國產熔噴非織造布生產線投入應用。 20世紀90年代我國天津、安徽、江蘇引進了熔噴非織造布技術和設備,更推動了我國熔噴非織造布在過濾領域中的應用。 過濾材料是丙綸熔噴非織造布最早的應用領域,新型過濾材料的需求推動了丙綸熔噴非織造布的發展。目前過濾材料仍是丙綸熔噴非織造布的最大的應用領域,全世界熔噴非織造布用于濾材約2萬噸/年,主要用于氣體和液體過濾,其中液體過濾占65%,氣體過濾占35%。 空氣過濾 隨著現代工業迅速發展,對環境的潔凈度要求越來越高,要達到高等級的空氣潔凈度,就需要有性能優越的過濾材料。目前高效、亞高效等過濾器大部分還在使用玻璃纖維濾紙,雖然具有對微細粒子高效捕集的優點,但因其結構密集,孔隙小且少,導致過濾阻力大,還因玻璃濾紙的抗折皺能力極差,影響了濾材的使用壽命。最致命處是其用后無法銷毀,將給環境造成污染。 丙綸熔噴非織造布的生產工藝決定了其纖維細、結構蓬松、孔隙多、抗折皺能力好,具備作濾材的優點。特別是由于丙綸的原料特性,使其比表面積大密度小 、耐化學腐蝕性好,尤其適于工業濾材,被電子、制藥、食品、飲料、化學等行業廣泛應用。通過控制熔噴工藝,能獲得合乎需求的纖網結構及合適的單絲纖度分布。丙綸熔噴非織造布是大有發展前途的濾材。 根據纖維過濾五種機理攔截效應、慣性效應、擴散效應、靜電效應、重力效應 ,丙綸熔噴非織造布完全可以作為理想的過濾材料,尤其是丙 ,是其他濾材無可比擬的。 丙綸熔噴非織造布做濾材一般使用復合的方法。熔噴非織造布的纖網強力較低,且薄,為了增加強度及容塵量,一般根據凈化級別要求,采用與紡粘、針刺等材料復合方法,得到綜合效果較好的空氣過濾復合材料,在相同濾速下既有初始阻力低,又有過濾效率高、容塵量大的特點。 液體過濾 丙綸熔噴非織造布經勢軋等特殊工藝處理后,可作為液體微濾膜,廣泛應用于液體過濾領域。所謂微濾是指用于過濾0.02μm~10μm粒徑的顆粒,如細菌、血液及大分子等物質,稱為微孔過濾。其原理和普通過濾相類似,微孔過濾屬篩網過濾。在靜壓差的作用下,小于膜孔的粒子通過濾膜,比膜孔大的粒子則被截留在膜面上,使大小不同的組分得到分離。 存在問題 丙綸熔噴非織造布作為空氣濾材在我國目前只能夠做到亞高效的水平。要取代玻璃纖維做高效、超高效濾材,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纖維剛性小;纖維纖徑離散系數大;過濾效率與其靜電效應相關,特別是對粒徑0.5μm以下微粒 ,所以過濾效率的檢測值重性差,即不穩定。 丙綸熔噴非織造布做液體濾材時只能用于微濾范疇,還達不到超濾膜的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