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衡量聚合物透明性的主要指標有:
?、透光率:透射光強與人射光強之比。
?、透明度:定向透光率與總透光率之比。
?、霧度:偏離透射光強與總透射光強之比。
另外,還有一些指標如:濁度、清淅度(通過塑料片看標準印刷尺寸的圖像分解程度)等也被用評價透明性。
二、PP是一種結晶形聚合物,具有結晶區和無定形區兩相結構。結晶區和無定形區密度的差異使結晶相較無定形相有更高的折光率,兩相折光率的差異造成相界面處光的散射和折射,因此PP的透明性與它的結晶密切相關。
三、提高PP透明性,就得控制其結晶,破壞大球晶結構的生成,方法有::
①、減小結晶區域(球晶尺寸)使之與光波長相近。
②、破壞分子鏈規整性,降低結晶含晶。
③、使晶相和無定形相的折射率相近。
④、改變PP晶體的形狀,例如采用拉伸方法使球晶變為片晶。
四、提高PP透明性的方法大致歸為:
①、加入成核劑
②、與其它聚合物共混
③、在PP鏈上接枝其它單體
④、加工處理、如驟冷、拉伸等
五、PP透明性的差異和它的微觀形態(球晶尺寸)密切相關,這就關系到兩個參數:
①、球晶生長速度
②、單位體積晶核數
聚合物固化緩慢,形成其成核和晶體成長相分離的特點,加入成核劑,可以提高成核速率,使成核在較高溫度下發生,較均相成核而言,得到了更高的晶體生速率,從而獲得更高的結晶度和較小的球晶尺寸。因此,加入成核劑不僅可以改善聚合的透明性(較小的球晶尺寸)、提高聚合物的機械性能(更高的結晶度)、還可以縮短聚合物的加工周期(更快的結晶速率)、另外,加入成核劑也有利于提高PP的尺寸穩定性。
六、要獲得良好的成核效果,要選擇合適的成核劑,好的成核劑應具有以下特征:
①、降低所包括界面的自由能,與聚合物有較好的相容性。
②、在聚合物熔點以上熔融,不分解。
③、無毒、穩定、與環境物質不發生反應。
④、應具有與結晶性聚合物類似的晶體結構。
七、PP透明改性的成核劑有:
有機類:
1、木梨糖醇類 2、有機磷類 3、有機酰胺類
無機類:
1、金屬氧化物及其鹽類 2、含硅類 3、滑石粉、炭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