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題的提出
按“三同時”原則配套安裝了處理印染生產廢水的污水處理站,其核心設備為好氧生化(活性污泥)SBR。流程如圖 1 所示。
從投產后的實踐看,該裝置在適宜的微生物生態環境和經常投入較多粉末活性碳的條件下,處理廢水可以達標(cod < =110mg/1 )。
2 有機廢水先行厭氧水解的必要性
在連續式運行的有機廢水生化處理裝置中,已成功地在好氧生化之前設置水解反映器,其效果如下:
(1) 厭氧生化可使有機懸浮物液化,使水解池廉起沉淀有機固體的一沉池的作用。(2) 可將復雜有機物轉化為簡單有機物,提高好氧生物處理的效率。(3) 厭氧水解可消化好氧生化裝置的剩余活性污泥,本身的剩余污泥量也少。即使未能做到污泥平衡,也可使活性污泥經厭氧處理后達到衛生學的無害化,減少污泥處理量,使污泥較易脫水。(4)厭氧生化過程不存在氧的溶液和擴散問題,可適應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廢水經厭氧分解后,在轉入好氧生化裝置前可減少或不用稀釋用水。同時節約了曝氣電耗。(5) 厭氧微生物氮、磷的需要比活性污泥少得多很顯然,上述有機廢水在好氧生化前先行水解酸化的好處,對 SBR 技術也一樣適用。由于下述三個特點,作用會發揮得更好。 (1)因活性污泥 SBR 法的剩余污泥比一般活性污泥法少,通過水解 I 池消化剩余活性污泥,可使整個系統大力簡化。
(2)由于水解池按 SBR 法操作,泥齡長的厭氧污泥易保留,水解效率會提高。
(3)可調節厭氧水 SBR 的停留時間,優化整個厭氧水解—好氧生化系統的技術經濟效果。
3 水解池的因地制宜設計
由于資金和場地所限、在將活性污泥 SBR 系統改為水解一好氧生化 SBR 系統時,只能因地制宜將污泥濃縮池改為水解池,好處如下:
(1)池中有大量由剩余活性污泥演化的厭氧污泥,泥齡長,啟動快。
(2)有好氧生化 SBR 剩余污泥排泥管,方便處理剩余活性污泥。
(3)該池為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易于保溫。
(4)該池已有隔墻分為大小兩池,在小池中可置循環用潛水泵,并作加藥池之用。
利用上述條件,只要在原污泥縮地的主體池底加液體分布管,與循環泵構成液體系統,即可實行循環和攪拌,再設池蓋和取出(沉降污泥后)上清液的自吸泵,便構成了簡易的厭氧水解池。
實施水解—好氧生化的處理系統如圖 2 所示。從改造前后的流程比較,裝置和流程得到了顯著簡化。
4 水解一好氧生化 SBR 操作法
厭氧水解 SBR 的每周期操作步驟與好氧生化 SBR 一樣,亦分為進水、反應(連續或間斷循環攪拌)、靜置、排水、準備等五階段,均采取部分換液。具體操作方法和工況參數從略。
5 改造后的效果
將好氧生化 SBR 系統改為水解一好氧生化 SBR 系統后,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效果:
(1) 實用設備投資減少了 40%,運行費用減少了約65%
(2) 原好氧生化 SBR 處理同樣水質的能力提高約50%。
(3) 整個水解一好氧化 SBR 系統在處理同量同質廢水時,出水COD從175 mg/1 降至45mg/1。
(4)新法運行后,曾試以原始廢水輸入好氧生化 SBR,產生冒泡現象,將其中冒泡液體排出后再泵入經水解預處理的廢水,現象即被克服。
(5)可在不加活性碳,加絮凝劑條件下穩定出水水質。
(6)系統產泥量大大減少,就近作肥料處理
(7) 廢水處理站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無令人不愉快的氣味。(8) 操作簡單方便。
6 結論
理論分析和實踐效果證明:在處理紡織印染廢水時將厭氧水解和好氧生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大大減少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使操作簡化、環境改善,有明顯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