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粘法是涉及學科較多的綜合性技術,紡粘技術在飛速發展,目前已形成很有特點的幾種工藝生產模式。我們應加強開發力度、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的專有技術和知識產權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出路。
1大板窄幅
由于大板模式生產的產品表面均勻,適用于醫療衛生制品,由于此類用品大部分都是有顏色,由于窄幅的生產線產量低,安裝幾條窄幅小線,每條線生產一種顏色,盡量減少過渡色產品,提高經濟效益。
2小板寬幅
小板模式的成網縱橫向強力差別小,產品適用于防水基布和包裝材料,此類用品大部分都是無顏色,同時寬幅的大板噴絲板加工成本成倍上升。幅寬5.lm生產線已投產,目前,國內高產量的擠出機已工業化,寬幅的熱軋機制造技術已成熟。幅寬6.4m以及9.6m年產幾萬噸的生產線也有可能制造。經推算幅寬6.4m單模頭產量2萬t/a生產線電單耗達到450Kwh;大板模式雙模頭幅寬3.2m產量1.5萬t/a電單耗達到434Kwh。
隨著近年來非織造布行業的迅猛發展,紡粘線生產數量迅速擴大,提高單機設備的生產能力成為焦點。盡管寬幅高速生產線的設計制造有一些困難,但高產量的生產線對整個行業降低加工成本、規模化管理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并使生產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如七十年代小化肥產量是3000t/a,后來發展到30萬t/a合成氨大裝置;原小造紙的產量是幾千噸的,近幾年已出現了40萬t/a造紙機。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市場競爭和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