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型滌、粘混紡織物服用性能好,但因原料的特性和設備原因其紡紗質量難以控制。從原料、設備和環境等方面進行優化生產工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紗質量達國家優等品要求。 引言 中長型滌、粘混紡紗條干均勻、吸濕性好、單紗強力高、較易染色。其織物表面光潔、挺刮勻整、仿毛感強、服用性能好、有很好的市場潛力。 用棉紡設備紡中長型滌綸、粘膠纖維混紡紗時,成紗質量波動大,生產穩定性差。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從原料、工藝和設備多方面進行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原料性能及工藝流程 1.1原料性能如表1所示
1.2工藝流程 A002D自動打棉機-A035混開棉機(附A045B凝棉器)-FA106豪豬開棉機-A092AST配棉箱(附A045B凝棉器)-A076C單打手成卷機-FA201梳棉機-FA302并條機-A456E粗紗機-FA506AS細紗機-1332M絡筒機。 2主要工藝特點及參數 2.1開清棉主要工藝特點及工藝參數 2.1.1開清棉工藝特點 開清棉工序應充分開松、多梳少打、重加壓、大隔距。將豪豬打手改為梳針打手,適當加大打手至塵棒隔距、塵棒之間隔距,增大塵棒進口隔距,以利于開松落雜。為避免損傷纖維梳針打手速度應適當放慢。 2.1.2開清棉工藝參數 開清棉工藝參數如表2所示。
2.2梳棉工藝特點及參數 2.2.1梳棉工藝特點 梳棉采用“適當定量、較大隔距、合理分梳、合理速度”。錫林和塵棒隔距適當加大,達到分梳纖維、減少損傷的目的。為了防止后工序并條牽伸負擔過重,適當減輕定量。適當放慢刺輥、錫林、道夫速度,以減少纖維損失,但過慢速度不利分梳,因此速度要適當。適當加快蓋板速度減少纖維充塞蓋板,增強對短纖維的排除。 2.2.2梳棉工藝參數(見表3)
2.3并條工藝特點及參數 2.3.1并條工藝特點 頭并采用中長滌綸生條4根、中長粘膠生條2根,共6根喂人,二并采用8根喂入。并條機牽伸型式為四上三下下壓式壓力捧曲線牽伸。工藝上采用“大隔距、重加壓、大后區牽伸、速度稍低”原則。頭道牽伸倍數大于并合根數,以加強纖維伸直平行。中長纖維由于纖維長度較長,中間還可能夾雜超長、倍長纖維,因而宜采用加大羅拉隔距、重加壓、放大后區牽伸方法,使纖維充分牽伸,減少纖維后彎勾,從而提高熟條條干均勻度。化纖在紡紗過程中速度過高易產生靜電引起纏皮輥和羅拉,故宜采用較低紡紗速度。 2.3.2并條工藝參數 并條工藝參數如表4所示。
2.4粗紗工藝特點及參數 2.4.1粗紗工藝特點 由于中長型化學纖維長度長、摩擦系數大、彈性大、導電性差,受溫濕度的影響敏感等特性,工藝上宜采用“大隔距、重加壓、小張力、適當捻系數、慢速、適當加大后區牽伸”。制成的紗條條干均勻、表面光潔,為后工序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 2.4.2粗紗工藝參數 粗紗工藝參數如表5所示。
2.5細紗工藝特點及參數 2.5.1細紗工藝特點 由于纖維長度長和纖維間磨擦系數較大,故宜采用較大的羅拉隔距、較大的后區牽伸和較慢的車速,羅拉加壓應偏重控制,以防止紡紗過程中牽伸不開出現硬頭而影響成紗質量,鋼絲圈應偏重使用,車間溫度不能過高,控制在25℃左右,相對濕度不能過低,控制在60%左右,以改善紡紗質量。 2.5.2細紗工藝參數 細紗工藝參數如表6所示
2.6絡筒工藝參數及特點 絡筒工序采用配備有電子清紗器和空氣捻接器的1332M絡筒機,張力圈重量6g,速度1600r/min 3半成品和成品質量
3.1各工序半成品質量如表7所示 3.2成紗質量如表8所示
4結語 用棉紡設備紡中長型化纖紗時應考慮原料的特性,設備狀況,選擇合理的生產工藝。首先清梳工藝應使纖維充分梳理,提高纖維伸直度,減少對纖維損傷。其次,并粗工藝應采用“大隔距重加壓,大后區牽伸”的原則,來保證纖維充分牽伸,提高條干均勻度,保證成紗質量。最后細紗工藝應保持適當的車間溫濕度,大羅拉隔距,大后牽伸,車速不宜過高,及時清潔絨輥,減少飛花,紡出優質產品。
( 本信息僅供您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