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為基礎的納(微)米粉體改性紡織高分子材料、納米印染技術的研究開發,十分興旺,并在紡織產品的高性能化、功能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產業化,有力地推動了印染業高新技術的發展,提升了傳統印染產品的水平。
抗菌紡織品是服用和生活用紡織品升級的重要方向。抗菌纖維和抗菌織物可以有效阻止微生物在纖維織物上的繁殖生長,具有衛生自潔的功能,還有防臭效果。抗菌纖維中含有抗菌劑,經洗滌、表面磨損等強烈作用后,纖維的抗菌作用幾乎不下降,是永久抗菌作用。
開發抗菌纖維的關鍵是要同時實現纖維生產中產品的抗菌性、安全性和紡絲、應用過程的可加工性的要求。無機抗菌劑是一類長效、廣譜、高效、安全(對人無毒、無致敏性、無環境問題)的新型抗菌劑。其安全性還包括不會導致微生物的耐受性的特性。有一些無機抗菌劑(日本)已通過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審查。另外,無機抗菌劑的耐高溫特性是其他類型的抗菌劑所不能達到的。我國科技人員在大量深入研究無機抗菌劑的抗菌作用性能的基礎上,采用納米分散技術和防變色技術,已先后成功地開發出抗菌丙綸、抗菌滌綸、抗菌尼龍等系列抗菌纖維,并已批量生產和開發下游產品。
抗菌纖維可以通過抗菌母粒技術得以實現。抗菌母粒是抗菌劑在高分子機體材料中高濃度存在的形式。使用抗菌母粒的目的是便于抗菌劑的分散,因為抗菌劑在母粒中已經歷了一次預分散。更重要的是,通過母粒技術可以抑制抗菌劑變色問題,否則含銀的抗菌劑一般會在使用時或成型制品中變色。
腈綸、粘膠纖維等纖維品種的生產工藝與上述熔紡纖維的生產工藝區別較大,它們是以溶液紡絲的方式生產纖維。由于加工溫度較低,添加有機抗菌劑就可以生產。有機抗菌劑的抗菌作用強,但毒性較高,而且有許多有機抗菌劑有其他副作用,如對皮膚有刺激性等,長期使用有機抗菌劑還有引起微生物耐藥性和變異的危險。因此,采用有機抗菌劑生產抗菌纖維必須控制在安全添加用量范圍內,而且要積累足夠的毒理試驗數據,保證使用者的安全性。兩年前曾經發生過某著名品牌的抗菌運動服裝因使用有機抗菌劑而被消費者質疑、投訴其安全性的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