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印染行業是紡織品深加工,精加工以及提高附加值的關鍵行業,是紡織行業發展和技術水平的綜合體現。隨著紡織印染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紡織印染設備也在不斷更新。目前,印染行業中前處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新設備層出不窮,特別是IT業逐步進入紡織印染行業,印染CAD/CAM新技術給印染行業帶來一次新的革命。但是,印染調漿工序還處在手工操作階段,已成為阻礙印染技術水平提高和發展的瓶頸。
隨著我國進入WTO,紡織品出口將不斷增加,同時國際間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因此對品質的要求也將更加嚴格。同時,在世界范圍內對生態環保的要求使得清潔生產,綠色消費日漸成為發展的主流。傳統的印染工藝中,調漿配色都是人工完成,精度低,準確度差,人為因素影響大,勞動強度大,操作環境惡劣,小樣對大生產的指導性差,技術檔案和資料完全靠人工的經驗積累與人工記錄,無法實現技術檔案的電腦信息化管理,不能完成技術數據的在線調用與核對。因此,在生產中時常產生色不準或符樣達不到要求的情況,造成需要返修才能出廠,不但不能按時交貨,而且浪費人力和物力。目前,出口產品經常要求左中右色差,批內色差的標準在4.5級以上,符樣要達到4級以上的定單.對色光源也由原來的自然光,辦公室普通日光燈發展到D65,CWF,TL84,U30等標準光源對色,并且由一種光源對色增加到兩種光源,甚至要求多種光源不變色等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印染行業中仿色試樣仍采用先根據客戶來樣打小樣,然后在機臺放大樣的傳統做法,小樣打樣及生產中仿色的技術人員都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才能勝任仿色工作,所以在較大程度上還依賴于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隨著人才流動的更加頻繁,會使企業產品出現不穩定狀態。
為了減少仿色,對色對人的依賴,減少試樣次數,提高符樣水平。降低由于在生產過程中稱料上的誤差而造成批間色差及批內色差,經過反復論證,吸收國外印染企業的先進經驗,南通紡織染集團有限公司引進杭州開源電腦技術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印染全自動電腦調漿配液系統。自2006年5月開始投入生產應用,已逐步被車間生產所接受。大大減少了仿色時的試樣次數,并在色差控制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采用該系統,不僅做到調漿配色自動化,稱料精確化,而且將成本分析等功能模塊溶入此系統中,使企業在降本節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都會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全自動印花調漿系統介紹
1、組成部分
開源印花染色調漿染色系統有ALICK(愛麗)調漿機、制糊機和ANCOLOR(曼賽龍)軟件三大部分組成。
ALICK(愛麗)調漿機采用產品數據管理系統及高精度電子稱,具有可獨立操作的生產系統和打樣系統,確保打樣與生產的一致性,具有電腦儲存配方功能,為返單及加單時顏色的準確性提供了保證。該系統最大可用母色50種,全電腦控制。小樣調漿最大量為30kg(配置34kg電子秤),生產調漿最大量為100kg(配置150kg電子秤)。系統配上全自動攪拌機及自動輸送帶,節省了勞動力的使用,并可極大的降低了整個過程中最大消耗品--染化料的消耗。不但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印花染色工藝過程中的加工成本。
ALICK(愛麗)制糊機是一套用于印花原糊制備的系統。它既是一套獨立的原糊配制系統,又可以與全自動電腦調漿系統相連接,完成印花調漿車間的整體自動化配置。該系統是集機械、電子、精密稱重、數據庫管理和網絡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產品。具有可獨立操作的計算機管理系統,自動控制調節所制備原糊的黏度,具有水粉混合均勻,所調漿料即調即用等特點。保證印花糊料的新鮮度、糊料的細度,節省染料,提高了生產效率。
ANCOLOR(曼賽龍)軟件是對印染產品的生產工藝、配方和發料進行全方位的電腦管理。根據工藝配方和訂單顏色要求,通過調用本系統數據快速制定工藝和配方,大大提高打樣與生產的符樣率,減少打樣時間,保證生產質量。
2.開發調漿系統目的
開發本系統的出發點是:隨著印染行業對產品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生產工藝流程在設計時必然要考慮高起點,采用高技術,高效率的系統解決方案。對于印花/染色調漿/配液來說,關鍵在于保證印花染色工藝配方的準確性,保證工藝配方的重現性,減少調漿配液的過程浪費,并更好地發揮印花染色機的生產效率,進而達到提升產品質量的目的。
3.電腦調漿系統工藝流程
生產部電腦經由開源曼賽龍數據庫管理軟件錄入訂單信息,同時信息被保存在服務器數據庫中;工藝室經過實驗,制定小樣工藝配方并制作小樣,建立電腦工藝配方庫,使用時可通過測配色軟件將測配色儀器(如分光光度儀)測到的顏色經過去雜、還原處理后保存到數據庫,并在配方庫中尋找相近色,找到最接近的配方數據,直接使用或稍作修改得到新的配方,并不斷豐富配方庫。電腦調漿系統和糊料準備系統通過曼賽龍發料操作軟件的控制,自動計算、調制、分配中試、大生產用漿料。
4.調漿系統主要功能特點
(1)準確的色光重現性及自動改色功能
系統配備高精度進口電子秤,中試和生產染化料取自同一儲罐,系統實現自動稱料、自動改色等功能,以保證每桶漿料配方的準確性和色光的重現性。
(2)使用進口氣動隔膜泵,快速高效
使用進口的氣動隔膜泵,快速高效地抽動母液,并使母液保持單向流動;同時,通過泵內的隔膜,將母液流動與泵內部結構分開,以保證母液不與泵內部結構接觸,延長了泵的使用壽命。
(3)選用優質進口原料制作母液儲罐,耐腐蝕性能強
采用進口原料制作母液儲罐,使用壽命長,同時對生產常用的染料采用大罐儲存,提高使用效率。
(4)高目數過濾網,確保母液不含雜質
系統在母液分配、循環過程中設置了在線過濾器,過濾器根據印花染色工藝需要,采用高目數的不銹鋼濾網,將不符合生產工藝要求的顆粒雜質除去,保證了母液的純度,大大減少了色點現象,過濾芯裝拆和清洗方便。
(5)特別設計的攪拌系統特點
為自動升降攪拌漿而設計了升降裝置,使漿料攪拌上下均勻。全自動清洗裝置使攪拌槳可進行全自動清洗,減少作業場地污染,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6)母液開料上料裝置
母液采用半自動稱粉開料系統,將電子秤與控制電腦連接起來,確保粉料稱量精度并實時記錄稱料數據,化料加水通過流量計精確計量,保證水粉混合比例,攪拌后通過自動加料裝置和管道輸送到各相應的母液儲罐內,方便現場操作,節省人工,改善作業環境。
(7)漿料桶信息標簽打印功能
系統配備有EPSON打印機,通過發料操作軟件的控制,提供生產用漿料的相關信息,在漿料分配完畢即打印出標簽,將標簽粘貼在色漿桶上,使每桶色漿都帶有識別標簽,以方便進行殘漿管理,提高染化料使用率。標簽信息包括:處方信息、誤差信息(指實際生產上使用和小樣配方所提供的信息之間的誤差)、訂單號、色號、機臺號以及總配液量等。
(8)自動改色計算功能
如發現實際產品與小樣有色差,則可使用系統的自動改色計算功能。在設備電子秤上自動稱出剩漿量,在操作軟件上輸入桶的容量及修整后的配方數據,軟件則可計自動算出新配方最小補漿量。同時,新配方各組份可增可減。
(9)智能化母液自動循環
為保證染料母液的穩定性、均勻性、一致性,系統可根據生產需要設定母液循環的時間和循環時間的間隔。
(10)儲罐管路自動清洗功能
開源公司自動調漿系統特別設置了耐腐蝕輸送膠管和進口氣動隔膜輸送泵,用于支持母液罐的自動清洗功能,使客戶能夠方便快捷地對儲罐和管路進行清洗工作。
(11)殘漿回用功能
為了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減少染化料的浪費,系統特別設置了殘漿回用功能。如遇客戶相近色的訂單,可以由電腦優先選擇相近色的殘漿,并對有效期內的殘漿進行配方的電腦改色,改色試樣確認后,即可正式用于生產。
(12)數據庫備份
對系統數據庫的基本維護包括設置備份的時間,備份的路徑等等的設置。
(13)數據統計功能
分別可以按訂單、物料、班組、機臺、用戶結合起始時間進行物料的成本統計及調漿工使用漿量的統計。
(14)自主研發的多階流量分配閥
大小流量集成一體,圓周方向排列,汽缸擺動,中心定位分配,可實現燒杯級配料計量。
5.糊料準備系統開發目的
由于目前很多印花生產廠家還停留在手工調糊料階段,因此,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一,手工調制糊料,不易使糊料充分溶于水中,即使存放一天以上,也只是使大的顆粒變小,小的顆粒溶于水,糊料的均勻性及細度都很難滿足日益精細的印花要求,印花過程中容易出現拖刀印和堵網現象。其二,由于所調糊料需存放一天才能使糊料充分溶于水,因此,影響糊料的新鮮度。其三,由于糊料及尿素等助劑在水中分布不均,易造成蒸化時著色牢度不一,以至后整理后,印花布大色塊不均勻。其四,糊料在水中的分布不均,還易造成水洗時退漿不易,影響水洗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開發了糊料準備系統
6.糊料準備系統特點介紹
(1)特殊高效的打漿工具 大大加快打漿速度
糊料準備系統特別配置兩套高低速攪拌槳,糊料粉經電子秤稱量后加入攪拌桶內,同時,設備自動將水沖入打漿桶內,通過流量計自動控制水粉比例,經由高速攪拌槳快速打漿,充分打碎粉團,之后,在低速攪拌槳帶動下,把糊料攪拌均勻。整個打漿過程省時、省力。打漿時間比傳統過程可減少一倍,一般只需25-30分鐘即可完成打漿。同時機械工作也代替了人力。
(2)糊料在線過濾技術 確保印花糊料均勻細膩
糊料準備系統打漿混合與送漿分配都采用了在線過濾器,使用高目數不銹鋼過濾網,保證配制色漿符合印花工藝要求。
(3)高粘度糊料輸送技術 實現糊料的自動配送
系統采用適合輸送高粘度介質的濃漿泵,配合不銹鋼管道和閥門,將糊料儲罐內的不同配比糊料按比例配送到調漿分配頭與母液混合,從而獲得印花所需要的色漿。
7. 使用效果(以南通紡織控股集團紡織染有限公司為例)
經濟效益
(1)準確完善的配方數據庫系統,既提高了制單的速度,又減少了殘漿剩漿,減輕了企業的環保壓力。 殘漿問題是印花車間最為頭痛的問題。傳統的做法,由于擔心印花生產過程中色漿不夠再添漿會造成色差,一般都是一次性做足可印完整個訂單的色漿,但由于估漿時有誤差,在寧多不少的指導思想下,色漿總是做得偏多,最后訂單完成了,色漿多出就變為殘漿。大多數廠家對印花殘漿要么多合一做成黑漿再投人使用。要么就倒掉.但是這樣處理殘漿既造成混合黑漿色光不好控制,印制色牢度差,而且倒掉的殘漿又浪費物料又給污水處理形成負擔,實屬廠家的無奈之舉。開源印花色漿電腦調漿系統的殘漿管理功能對殘漿的回收利用很有效果。有效的殘漿利用既降低了染化料成本,又降低了廢水處理成本。當然最根本的措施是最大限度的控制殘漿發生。色漿利用率從使用前的81%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以年用染化料1100萬元計算,單染化料一項每年節約成本99萬元。
(2)系統實現了調漿系統的所有相關數據管理,并將設備環境因素和數據庫實行統一管理,保證了工藝銜接可靠性、穩定性。使用全自動調漿系統確保批間色差和批內色差的穩定性.提高了產品的整體質量。一等品所占比例提高2%以上,估計為公司一年帶來多達40萬米的一等品布,從而可為公司創造幾百萬的價值。
(3)縮短了小樣操作流程,減少了打樣次數,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小樣母液直接取自染料母液罐,無須再進行化料,計算配方,色漿調制的工作。高精度的電子稱量系統和完善的配方庫管理系統保證了小樣及中樣打樣的準確性,從而減少了打樣的次數,節約生產成本。對色成功率由原來平均三次下降為平均二次。
勞動效益
(1)強大的電腦網絡控制系統,極大地實現了資源共享,減少了操作人員數量,節省了人力成本,方便了生產管理。 車間調漿人員從使用前的15人到現在的12人,降幅20%,同時由于全自動調漿系統操作簡單,降低了對經驗豐富的調漿師的依賴。避免因個人流動對公司造成較大損失估計年人工成本可降4-5萬。
(2)節約人工,改善了工作環境,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調漿員工勞動強度從Ⅲ級體力勞動(三級強度)下降為Ⅱ級體力勞動(兩級強度),降低了一個等級。軟件工作環境的改善更保證了調漿車間人員的穩定性,極大調動了工人工作的積極性,也間接提升了產品的品質。
管理效益
(1)完整高效的計算機配方管理系統,由于采用數據庫配方管理系統,小樣與大樣之間的誤差達到最小,以至無偏差。可以快速準確地查詢歷史配方數據,迅速地做出生產計劃,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生產過程易于管理。
(2)大大提高了色漿調制的準確性,確保顏色色光的穩定性與重現性。色漿的重現率從使用前的85%提高到95%,產品的整體質量上了一個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