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省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紡織業的力度加大,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總體技術裝備較落后,資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與高附加值產品短缺并存等問題仍較嚴重。因此,必須繼續加強對傳統紡織產業進行技術改造。
(1)要加強對技術改造投資的引導,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2)傳統紡織產業的改造一定要充分運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提高發展起點,發揮后發優勢。
(3)要大力振興紡織裝備制造業。要以數控技術、重要基礎件為重點,增強紡機設備的開發能力,推進機電一體化,提高智能化水平。
(4)要做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提升改造傳統紡織業相結合的文章。
高技術產業的產品和服務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強大手段,而傳統產業是高技術產業的重要客戶,二者是相互促進的,盲目淘汰傳統產業會使高技術產業失去市場;高新技術產業要為傳統產業改造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在促進傳統產業的提升和發展中,開辟自身發展的廣闊空間。切實加強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要求。
(1)以推動節水、節能為重點,促進企業節能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環境的任務仍相當艱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途徑是在轉變價值觀的基礎上,改變生產方式,開發新的生 產工藝,用減少廢棄物產生的方式控制污染。
紡織工業一定要提高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和環保意識,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此,一是要增強行業環境保護意識,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通過體制改革、科技進步和加強管理,建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嚴格執行新上基建和技改項目環境評價制度,實行生產能力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認真執行符合國際慣例和我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認證認可體系、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環境標志和標準體系。三是推進清潔生產。全面貫徹落實清潔生產促進法,指導和引導企業加快實施清潔生產。
創新紡織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傳統產業,承擔著擴大就業的重大職責,妥善解決就業問題,也是我國在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任務。一定要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成本較低、素質較高的優勢,正確處理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處理好行業發展、結構調整、深化改革與擴大就業的關系。
加快改革開放,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強大動力。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著力引進國外智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國外資源利用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