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綸短纖維(Polypropylene staple fiber),也稱PP纖維。丙綸短纖維以聚丙烯維原料,采用一步法短程紡絲工藝制成。丙綸于1957年開始工業生產,由于原料只需丙烯,來源極為豐富、價廉,生產工藝簡單,是目前較為廉價的合成纖維。丙綸性能良好,發展速度較快,在世界范圍內其產量僅次于滌綸、錦綸、腈綸而居于第四位。
丙綸短纖維特點及用途 相對密度:丙綸是所有合成纖維中相對密度較小的,約為0.91g/cm3,因此它質量較輕,單位重量的纖維能覆蓋的面積較大。
強度:丙綸的強度與合成纖維中高強度品種滌綸、錦綸相近,但在濕態時強度不變化,這一點優于錦綸。
耐磨性耐腐蝕:丙綸的耐平磨性僅次于錦綸,但耐曲磨性稍差。耐腐蝕性:對無機酸、堿有顯著的穩定性。
吸濕性及染色性:丙綸幾乎不吸濕,其回潮率小于0.03%,織品縮水率小,細旦丙綸具有較強的芯吸作用。染色牢度差,普通燃料均不能使其染色,有色丙綸多數是采用紡前著色生產的。
電絕緣性和保暖性:丙綸電阻率很高(7×10Ω.cm),導熱系數小,與其他化學纖維相比,丙綸的電絕緣性和保暖性較好,但加工時易產生靜電。
耐熱及耐老化性能:丙綸的熔點低(165~173℃),對光和熱的穩定性差,所以,丙綸的耐熱性、耐老化性差,不耐熨燙。但可以通過在紡絲時加入防老化劑來提高其抗老化性能。 此外,丙綸同其它合成纖維一樣,不易發霉、腐爛,不怕蟲蛀。
丙綸短纖維目前廣泛應用于土工布、衛材、過濾布、酷布等各類無紡布、汽車內飾、紡紗、地毯、工程材料、復合材料,填充材料、隔音隔熱、氈制品等行業。
|
|